close

今年過年回到夫家,正好有時間也有開車,就帶著婆婆一起去台中大歌劇院逛逛。為何去那裡?因為那裡住家不算遠,加上有名氣,想說去看看這棟建築是有多厲害!

整個建築的確很不一樣,在高樓豪宅林立當中,突然來個當代建築,的確略顯特別,可是這樣的建築搭配的卻是草草而行、石頭地不平的週邊道路?我很好奇這設計的邏輯,難不成他們覺得只要有好的主體其他都不重要?既然如此何必要草皮、水舞設計...?單純的以為,即使還沒完工,但是既然都開放給大家參觀,好歹外面還是要讓人家驚豔一下...

就在我們走完整個建築外圍之際,婆婆就說,做這些藝術簡直是浪費錢,看起來很醜又沒有特色,花那麼多錢去聽音樂幹嘛... 我不意外他會這樣說,但是這也讓我重新思考關於藝術對於中南部的感受為何,當代藝術或音樂在臺北雖然行之有年,但可惜能接受的還是算少數,而台中地區眷村的生活,老一輩畢竟都過慣貧苦的日子,根本沒多少時間、機會來認識藝術對於人文的影響,不用說台中,即使是中永和的小販攤,都覺得藝術是有錢人揮霍的事情,即使他們現在已經算是有錢,但還是覺得花錢學藝術類的是“浪費錢”,所以他們非常不願意下一代或是聽到附近有人學美術、或音樂,總覺得這些人不切實際、成天在做夢,以至於他們對教育這些老師的,避之唯恐不及,這就是他們的觀感。

還好爸媽一點都沒忽略音樂對於小孩的影響,即使我們身處貧窮的年代,我的父母還是讓我們都學了音樂,因為我們的個性太難養了,而他們又很希望真的建好ㄧ個"家"。關於這一點大致說一下,當時的年代,沒有多少人對精神疾病多有概念、也不容易接受,再來台灣的醫療對精神科、身心科其實很沒道德、也沒多少資源,對於沒錢看病的家庭,打罵教育行之有年,而且司空見慣,也就造成父母不懂如何去理解孩童心理(畢竟為了活著,賺錢都來不及,哪還有時間去想小孩是他們一貫的思考模式)。但我的父親很小就很有想法,他一直想建立他夢想中的家庭和樂、擺脫貧窮的生活模式,他似乎很早就認知到有錢不代表心靈富足這件事,於是生下了孩子,每一個他雖都很想好好跟這些孩子溝通,只是我們從小就不太領情,因為那時候的管教方式,製造很多心理上的衝突,於是,鄰居老師願意便宜教我們音樂,媽媽聽從建議,把我帶去學鋼琴,那時的我才有機會學著與自己對話,學著表達自己意見。爾後,日子好些,才知道原來爸爸也會些樂器,喜歡音樂,我想我的某部分是來自他的遺傳。

學藝術對於個人有什麼影響?我想會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文獻證明,就不多說,只是藝術的價值,如果只建立在市井小巷中的傳唱,那麼就只能符合當時的環境設計概念,相較容易趨於簡單,如果設計包含的概念,是富有時代感或是意識形態時,那麼就會影響日後的人文思想,社會追求進步的同時,人文道德若走下坡,按照歷史的前例來看,只有自取滅亡,時間早晚罷了,畢竟每個世代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同時別忘了人性中善惡本就共存,沒有這些藝術提醒我們美好的本質,就只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的庸碌人生。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姃玥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